新型態美術館的七年總檢──林曼麗談北師美術館的「未完成式」

01/02/2019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自2006年啟動籌備,2011年開始營運,至今七年。總策劃林曼麗帶領的團隊,從展覽,跨域連結、人才培育,到各式藝術教育平台任務,不斷思索這座匯聚多重資源、開放連結各方能量的「新型態美術館」,如何透過館所內外的各式計畫彰顯、擴散能量。林曼麗回顧七年來的各項工作,始終認為創立之初提出的「新型態美術館」之志,仍是美術館在思索與「人」連結之道的基礎上,持續實踐的理想,同時新價值的創造,亦在過程中不斷積累並發散。

北師美術館的營運與定位

 2000年前後,台灣的大學博物館、美術館的設立風潮成形,以大學美術館來看,有以專業型美術館為定位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有章藝術博物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以下簡稱北教大)的北師美術館,到近年設立的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以及2018年建物甫落成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師美術館。若大學美術館是在延伸高等教育的基礎上尋求向整體社會擴散自身影響力,則座落於台北市市中心的北師美術館,七年來致力挑戰、揭示的,正是美術館有機連結開放、回應社會脈動並創造價值的平台與場域角色。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創立於西元1895年,為台灣第一所高等教育學校,培育第一代本土台灣菁英學生,學校的藝術教育系統,也孕育了台灣第一代現代西洋畫家。 一路領導美術館籌備至營運的林曼麗,對北教大的重要性再清楚不過。「我在東京大學博士學位的研究主題,是日本近代圖畫教育方法史,很清楚台灣近代藝術教育發展史,以及這所學校在台灣近代美術發展史上的重要性。」她在東京大學取得藝術教育博士學位後返台任教,參與了該校1987年升格改制後,藝術系的設立與系館興建。至2006年,林曼麗時任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推動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百件石膏模製品永久借展台灣,最終落腳北教大。當時學校正啟動新校舍建築計畫,藝術系教職員便以收藏展示這批石膏模為目標,極力爭取建館。

 後續幾年,美術館規畫從最初校園深處的空間,改動至大門側馬路面,定位也從陳列館,逐步納入當代美術館的思維。在林曼麗建議下,建築設計做了關鍵修改:空間動線與電梯的規模調整擴大,增加卸貨平台,以符合專業美術館展品進出需求;一樓空間從原先類同教學大樓教室的半牆半窗設計,改將大門擴大、窗戶全數落地,取消中央隔間以營造空間穿透感;地下室則由庫房變更為展場,對比一、二樓的穿透性,打造不同型態的美術館空間層次,為日後多樣的展覽與活動型態奠定發揮基礎。

 2008年美術館興建計畫因校方財務考量而面臨終止之際,林曼麗適從故宮退任,在藝術系教職員的推舉下,出面主持美術館籌備,並架構美術館的願景,據以說服校務基金的投注。回憶北師美術館願景於腦中成形的時刻,她不無感性:「記得那天還下著雨,我一步步經過泥濘水窪來到美術館還只有粗胚的工地,沿著樓梯走上二樓,站在那裡往下看,透過整面玻璃,看見路邊白千層在雨後綠意更美,捷運在空中軌道滑過,剎那間我心裡就知道,如果這裡要成為美術館,它可以成為什麼樣子。」她說服了校方拍板美術館計畫,「我向校方主張,大學應成為創造價值的地方,而美術館亦可扮演此角色。有價值才能有產值。學校若能創造價值,其實產值便不需太過擔心。」自此,從空間、功能、意象到場域的精神性、專業性與擴散能量等多方面重新打造的「新型態美術館」,亦成為核心定位。

 林曼麗表示,她所提出的「新型態美術館」,和大學美術館體系未必直接相關,而是一般美術館概念的轉型。美術館發展脈絡從王宮貴族珍奇室、藝術殿堂、社會教育場域,「直至20世紀現代主義概念中的美術館,仍是封閉的白盒子。」她認為,新型態美術館應成為穿透的空間,而北師美術館正具備各種獨特條件:位處都市繁囂,緊鄰大馬路與校園的交會,臨近交通節點,以及多視點穿透、打破線性動線的空間性格。「它就在都市裡面,就在你的生活裡面,沒有結界,沒有距離,也沒有隔閡。就像城市的細胞,會不斷擴散繁衍。」她進一步分析大學美術館的體質,「北師美術館如同其他大學美術館,在經費與人力編制限制的條件下,面對專業館所營運的挑戰,但也因為跟大學學術研究以及人才培育系統的緊密結合,較一般都市或公立美術館擁有更多可能。從此來看,大學所提供的支持系統,可以是無窮的資產。」

美術館做為創新的實驗場域

 有了新型態美術館的定位,北師美術館不斷試圖開啟各種實驗與嘗試。就展覽計畫而言,大抵維持一定節奏,即每一至兩年舉辦一次國際交流展,每年一次大型特展與一次成熟藝術家個展,以及其他特別計畫。林曼麗認為,新型態美術館的概念,實際上超越展覽本身。「展覽牽涉連動的東西非常複雜,包括展場本身的文本與內容、主題、論述,以及與空間的緊密關聯等。」然而,她認為最關鍵且有趣的始終為「人」,「因此思考展覽時,在主題內容之外,對我來說的第一要務便是『如何跟人對話?』,特別是『看展覽』這件事可以如何被實現,展覽跟觀眾之間的關係可以如何被探討。」

 回顧歷年展覽,的確可看見其探索軌跡。2012年首檔展覽「MoNTUE北師美術館序曲展」,將台灣前輩畫家和其日本師長輩藝術家作品並陳,未以線性歷史敘事與流派風格展呈、論述近代美術史,而是強調跨越時間「回到歷史當下」的美學直觀。二樓主展場將年表化為座標,讓畫作漂浮於穿透空間之中;地下一樓則展出藝術家自畫像,除去作品說明卡以強調創作者精神與主體性,並邀請電影導演蔡明亮參與,展出以陳澄波為靈感創作的錄像作品〈化生〉與藝術家對話。美術館以非典型展覽模式揭示大學美術館做為「教育的先鋒,藝術的前衛」的關鍵思維。隔年,由林志明策畫的開館大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從促成開館的大都會美術館石膏模製品中,選定米開朗基羅〈白晝〉做為核心以延伸主題,亦展出當代創作者之作,展現文藝復興時期與當代、西方與台灣間的對話。

 各項大型特展於後陸續誕生,包括2014年首度與外部策展團隊立方計劃空間合作舉辦的「造音翻土」,結合文件、檔案及聲響與視覺創作,探索戰後台灣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2016年的「類似過於喧囂的孤獨─新樂園20年紀念展」,呈現新樂園跨越三個不同世代的藝術家作品樣貌。另外,2014年起連續三年舉辦第十二屆到十四屆「台新藝術獎大展」,正值台新藝術獎大幅改制成不分類評選,林曼麗既是推動台新藝術獎創立與改制的重要推手,便透過北師美術館具彈性的空間特質與場域思維,以展覽實踐回應與詮釋獎項變革,試圖讓台灣當代藝術新價值的精神觸及更多觀眾。

 在藝術家個展部分,蔡明亮的「來美術館郊遊」(2014)與「無無眠」(2016),擾動了電影進入美術館在台灣的討論。前者少見以單部電影為內容策畫,首創電影進入美術館上映先例,於展場設計實現電影的廢墟意象。後者選映三部短片,展場設計棄繁從簡以回歸影像,而每日晚間至午夜的開放時間、周末的通宵夜宿活動,皆翻新觀眾在電影院觀影的時間線性。2018年,謝春德的「天火」打破過往的靜態攝影展示方式,以視覺語言腳本融合大尺幅編導式跨領域藝術型態,呈現劇場般的展場。

 國際交流展方面,目前主要以台日與台法合作為主,如2015年「L'OUVRE 9打開羅浮宮九號─羅浮宮漫畫收藏展」首度展示羅浮宮第九藝術、2017年「日本近代洋画大展」,以可見光通訊OCC結合AR技術,推出創新的實體與虛擬觀展體驗。現正舉行的「京都好博學!─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特展」,則將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館藏的展示,以講堂概念延伸出「MoNTUE EXCHANGE計畫」,讓觀眾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同時基於彼此的三年合作基礎,連結台日大學博物館間的學術與專業交流網絡,從而透過即將於今年9月在京都舉行的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會員大會等契機,提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其實展覽只是其中一部分,背後意涵脈絡更深遠而重要。大學博物館、美術館的核心價值不會只在展覽,展覽只是重要介面,串連起各種連結、人脈、專業交流,提昇學校國際能見度與學生視野。這些都是大學美術館可以去發揮的重要價值。」林曼麗表示,北師美術館的各個展覽主題與內容,是各種因緣聚合後的選擇評斷結果,但展覽型態的多元是具觀眾意識考量下的刻意而為,目的在於擴張觀眾族群。再者,美術館的主題並未被一般所認為的「當代藝術」概念所框限,手法可以當代,但內涵卻可更為自由。

 除各類展覽,北師美術館另以「作夢計畫Dreamin' MoNTUE」實現對年輕藝術家培植的關照。該計畫自2015年起舉辦不限藝術創作媒材與領域的徵件,鼓勵創作者與策展人以實驗性、跨領域的作品,於美術館空間實踐與探索。經評選獲選之藝術家,獲得北師美術館提供的經費、空 間、行政、策佈展、宣傳及專業資源以實現展覽,美術館更邀請專業人士擔任顧問,與藝術家進行想法交流,最終將計畫化為一個月的展覽和觀眾見面。2017年的首屆發表中,編舞家葉名樺「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邀請觀者獨自進入藝術家所在的現場感受作品,創造屬於個人的感知經驗。劇場編導陳彥斌的「嗨歌三百首」則在美術館重新打造聚會所,以回歸日常的舞蹈歌唱,帶領觀眾進入原住民族的社交現場。林曼麗觀察,「創作者在原本不熟悉的美術館空間發表作品,從提案到具體實現為展覽,到一個月的展覽結束,才算一件作品的完成。過程中我們見到創作者面對挑戰後,個人內在或是藝術創作體質的轉變、內化與激盪。我相信這些都會成為他們未來的養分。」

大學美術館的教育平台任務

 北師美術館的人才培育任務不止於創作者,而是觸及全方位年齡層。藝術教育背景出身的林曼麗說:「我定位北師美術館為『最懂教育的美術館』:我們不只有好的、創新的展覽,也要讓展覽的意義、內容與價值跟多人分享,最終理想當然就是提昇全民的美學教育。」

 林曼麗所定調的藝術教育,除與人連結,更強調藝術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的發揮。友善向大眾建立緊密關係,專業水準又不打折扣,是美術館最大挑戰。「藝術、美學對許多人來說,常是專業而有距離的。我常告誡館員,如果我們活在象牙塔裡高高在上、自我感覺良好,自認專業、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很簡單,因為我們都是專家。另一方面,如果為了要跟群眾接觸,就通俗化、一般化甚至粗俗化以迎合大眾口味,其實也不難。......所謂的文化平權,絕對是好事,但若要維持理念與水準,友善地讓更多人親近、理解與接觸藝術文化,進而影響他們並提昇國家社會的水平,那才是我們真正的職責所在。」

 基於上述原則,北師美術館以「遊學基地」概念,規畫各類型與年齡層的公眾推廣項目。從開館便推出的「小寶貝故事坊」以展出藝術家作品出發,針對三至六歲的稚童與其家長設計創作、肢體活動。國小學童則有與展覽結合的「MMM時空冒險─兒童藝術體驗工作坊」。各級學校方面,館員與各校老師協作,在課程設計中納入各展覽參觀與衍生教學活動,突破單純導覽模式,深化教學內容。「花甲美樂地」針對樂齡族群打造系列活動與講堂。「電影哲學講座」透過主題規畫經典電影放映與映後座談,將哲學思辨帶入觀影現場。

 另外,館校合作計畫「One Piece Museum百聞不如『一件』」(簡稱OPM計畫)活化運用大都會美術館的石膏模製品,將這些原版翻製、富藝術研究與學術價值的珍貴作品,讓學生親近學習。「這些珍貴作品若只留在北師美術館,不但要租借倉庫陳列,也形同讓空間成為石膏墳墓,不如化整為零,因此有了OPM計畫:一件藝術品就可以成為一座美術館。」美術館將館藏以單件(或少件一組)形式,以專業的展覽規格至各級校巡迴展出。一件石膏像,進而延伸出整座美術館的專業教育──從典藏修復技術、美術史、美術館專業布展、運送、打燈、展呈,與學校課程結合,成為各校的美學基地,進而在校園內創造質變。OPM計畫著墨主客翻轉的館校協作模式,尊重各校客觀條件,鼓勵自主規劃發展,並盡可能提供其所需軟體資源。北師美術館同時整合做為教育部「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北區基地的任務,與北部種子老師成立的共學社群分享。諸多的計畫使美術館成為推動藝術動能的基地,向外不斷繁衍能量。

 談到多樣的展覽計畫與教育活動,如何透過精巧人員編制實現?林曼麗表示,美術館志工、工讀生多為北教大學生,也有國內外各校實習學生,雖人力編制與預算有限,但館所在專業人才的培養依然發揮相當大的功能。她坦言,北師美術館規模遠小於一般美術館,正式編制館員僅有三名,加上三至四名專案編制,難如一般美術館達到精細分工,因此多數情況下,館員須具備十八般武藝,在各自職掌上彼此支援,相對也達成較為廣泛的學習面向。她認為,北師美術館的工作團隊在開放辦公室中形成緊密交流連結,館員與學生、教師零距離的密切互動,能促進創意想法的激發。「這也是我很驕傲的地方。我常跟學生跟館員說,這個美術館是個實現夢想的地方,他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跟我一樣。」

以美術館揭示新價值

 營運七年來,台灣政治、社會環境變動,城市地景、藝文生態也快速變遷,公立美術館紛紛進行擴建計畫與園區化再造、各縣市政府亦投注政治資源與財務預算以打造地方美術館。林曼麗觀察,台灣當代藝術發展能量持續活躍,多元而豐富,地方美術館風潮也顯示對各地政府對藝術文化產業重要性的意識抬頭。然而「建設」以外,美術館最重要的仍是軟體。對此,「北師美術館所揭示的價值,或許可以給大家一個思考的模型。」林曼麗回顧籌備期間曾在校園發起「美術館未完成」計畫等系列活動規畫,邀請師生一同感受並思索美術館的可能樣貌與未來,「美術館並非建築體完工便告完成,也非專家登高一呼便可實現,而是需要眾人的共同參與。」北師美術館團隊推動的,是不斷演進的藝術文化展演型態,以及有著更廣大企圖的文化傳播與教育平台。

 發展自高等藝術教育體系脈絡的大學美術館,與教學資源共存共生,在既有的條件下,維持館所的專業性與公共性,同時也努力發展更為靈活、新穎且跨域開放的場域體質。由此來看,北師美術館做為不斷變動演化的新型態美術館,或許始終「未完成」。林曼麗說:「未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在這裡我們可以跟館員還有學生去做一些真的很有夢想,很有挑戰性的東西,這是實現新型態美術館夢想的基地跟場域,它的特殊意義就在這裡。這是很值得,而且也幸福快樂的事情。」

published in Artist Magazine, 2019, no.525 發表於《藝術家》2019年2月525期

© 2023 Fiona Yu-Lun HS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node Cookies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