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sioning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next generation: JUT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Architecture
展望下個時代的文化生產──李彥良談忠泰藝術基金會的觸媒角色
published in Artist Magazine, May 2017
明日博物館展一:theFLOWmarket (image credit: JUT Foundation)
踏進位於市民大道上的忠泰企業總部,李明維《客廳計畫》於一樓大廳迎賓;電梯口,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的動態錄像裝置《與時推移之花開花落-台灣》隨一日作息綻放;企業接待櫃檯後方,則有英國藝術團隊Random International的《旋轉霓虹》閃爍。這是成立於1988年的建築業老字號忠泰集團,三十年地產開發事業穩步拓展,逐年在頂級市場樹立品牌。二十年前第二代李彥良進入企業,將創新思維帶入傳統營造體系,引領企業延伸枝枒。2007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創立,確立忠泰涉足藝文事業的美學轉向,母公司本業之外,在未來、城市、當代藝術議題的開拓,有著扮演領頭角色的宏大企圖。
母公司資源整合,新思維注入創新火花
熱愛藝術、文學,忠泰建集團副董事長暨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未以創作為志業,轉以十年時間,將基金會化為創作欲望的實踐場。 基金會關注建築美學、城市未來議題,也與視覺藝術密集交往。「眾多類型裡,當代視覺藝術更能給予我刺激想像、帶來參與欲望。」企業投入藝術市場往往是資產配置及品牌加持的工具操作,李彥良卻看中當代藝術的多元創造潛能。「你可以當私人藏家,或操作為投資工具,但對藝術品本身並沒有改變的可能性。我想做的是可以深層『參與』。」強調要「成為藝術家創作的一環」,基金會從一開始就與其他私人藝術基金會設立不同定位。
忠泰集團跨足藝術領域的嘗試從2006年林森北路的「忠泰華漾」建案開始。當年忠泰找來參與多個美術館建築設計的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操刀,銷售展示中心遂邀胡朝聖策畫聯展,讓莊普、陳浚豪、游文富的繪畫及裝置與建築理念對話。即便忠泰集團過往建案也有藝術品陳設展示,但皆為單純購入現成作品;有著明確策展方向與主題,邀請藝術家回應主題創作,則前所未有。李彥良強調,華漾案的美學探討希望避免直接涉及建案行銷, 「為了展覽,我們讓銷售退隱到不顯眼的地方,試圖營造出美術館般的質感。」
華漾經驗成為種子,間接促成基金會的誕生。李彥良表示,華漾案裡企業首次與藝術家直接合作、參與創作過程,更初次涉足展場設計,「那也是我第一次了解策展及策展人是什麼樣的事情。......在我過往比較狹隘的觀念裡,藝術創作關乎藝術家個人;但藝術的呈現、策展的角色,在那次我才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由游牧出發,帶動議題傳散:「明日博物館」的策畫思維
營利事業推動非營利工作先天存有困難。經營目標差異、追求價值扞格、選取道路取捨,最終促成基金會的誕生。2007年1月,忠泰首檔「明日博物館」(Museum of Tomorrow)在市民大道與建國南路口舉行,前身鐵道倉庫的廢棄修車廠化身白牆展場,丹麥設計師Mads HagstrØm巡迴國際的話題展覽「theFLOWmarket」引入,在廢棄空間創造可真正消費的24小時營業超市。討論消費革命的兩個月遊擊式展覽短暫炫目,吸引三、四萬人次參與、創造話題。
「theFLOWmarket」的推出源自企業土地整合的過渡,但當時展覽未搭配建案推動,跟母企業的溝通相對困難。「我們名不正言不順,也沒有案子廣告費的預算可用。」但都市裡偌大廠房難有,李彥良想以展覽利用空間的念頭越發堅定,接下來便是自問:要怎麼做?成立基金會成為解答。「我們一開始就拉到完全獨立、脫開母企業與建設公司,以避免業務部門在價值、目的及優先任務上的混淆。......我清楚要跟建案開發銷售成為兩件事,因為這個單位必須獨立,才能帶領我們開發未知的領域,它創造的價值遠遠大於開發商所能提供。」於是展覽先行,同年3月底,忠泰建築藝術文化基金會核准設立。
「明日博物館」首展獲得好口碑,李彥良開始感受這是基金會可持續探討的路線:於不同地點產生新價值、探索新模式。經原版移植國外展覽,第二檔「HAPPY LIVING」(2007.03-05)邀請五位國外插畫家創作展出。第三檔,基金會邀來農家出身的林銓居在大直基地種下稻禾地景,於田邊工作室重現人文生活。行為與地景藝術計畫「晴耕雨讀」(2007.08-12)確立「明日博物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三議題軸線,而對基金會最大的改變,是與藝術家更密切合作。「我們開始想,一個開發商要做到跟別人不同,唯有從我們擁有最多的資源切入,才最能幫助到創作者。所以在尋覓藝術家的過程我們問:你有沒有什麼想做的東西,是利用城市土地、建築、空間,沒有這些元素你呈現不出來的?」李彥良說,當時諸多企業推出藝術基金會,但他相信基於母企業資源的產出,基金會累積的智慧與論述,才將創造價值差異,並回歸滋潤本業養分。
相隔三年的同塊土地,第四檔「風帶來光」(2010.07-11)邀請日本藝術家新宮晉設置風動裝置,誕生不同的 藝術表達。而第五檔則回歸本業關注城市議題,與荷蘭MVRDV建築事務所合作,將基於松江路千坪基地的多年研究發展為「垂直村落展」(2011.10-2012.01) ,探討明日居住生態。原本欲在基地違章間蓋起展場的大型展覽企畫,雖因土地租用問題移地中山創意基地,然而從零到有的研究與展覽,後續已以各種形式輸出到國際展出。
藝文群聚,在地交往:「都市果核計畫」與台灣藝術社群的動態關係
忠泰基金會也開始參與空間改造與藝文群聚耕耘。「都市果核計畫」整合閒置的舊地,試圖介入城市空間生命週期。系列最初的「城中藝術街區」從提供藝術家創作空間的微小念頭開始,最後於中華路原先土地整合膠著的基地發展為具規模的藝術群聚。MOT畫廊的七位藝術家「藝術七門町」率先進駐,後來前後加入尋覓新址的視盟、打開當代、TCAC,共十三個藝術、建築、設計團隊。「那時定調,進駐要以團體為主。希望創造創作者可以相遇的可能。再來,進駐大樓的一樓一定要對外開放,一段時間就希望有活動舉辦。」城中藝術街區兩年內(2010.03-2012.03)舉辦兩百多場活動、參與人數估計九萬多人。街區管理強調團隊自主、放任鬆散,立下台灣早期少見的藝術聚落範式。甚至後來台北市都更處於2010年推出的URS計畫,也有這裡的影子。運用待都更基地無可避免帶來質疑,與在地社群居民的溝通亦產生困難,李彥良仍認為,城中藝術街區的實驗性格、藝術家被賦予的開放自主,以及進駐團隊所創造的能量擴散,至今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藝術群聚型態。
2010年前後全台都更議題延燒,藝術圈與地產開發的對立情緒,讓李彥良決定先沉澱與藝術圈的關係。忠泰基金會受台北市都更處之邀,獲得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三年空間經營權,連結生活開發本業,關注設計社群的「中山創意基地URS21」(2011.09-2014.06)誕生。中山創意基地邀設計單位進駐、園區式管理、大型展場,都和城中藝術街區相異,也因大型展場空間規劃,幾個自辦的國際規格大展,如前述「垂直村落」,由日本森美館引進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2013.07-11),以及外部單位如打開當代的「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2013.12-2014.02)都得以發生。與此同時,忠泰基金會不斷吸收空間經營、展覽策畫、場館營運經驗,後來都化身為美術館設立的養分。
定點耕耘、議題發酵:忠泰美術館與新富市場的挑戰
幾檔游移式展覽與藝文空間經營經驗後,李彥良開始思索永久館舍的建置,嘗試跟人群建立更穩定關係,也拉長議題探討時間,累積論述與價值發酵。原定大直的忠泰美術館,因預算與時間因素,回歸企業總部設立──這也是首檔「明日博物館」所在,以定點回歸游移尹始,坐落台北都心的年輕美術館,有著承先啟後的意涵;而聚焦「未來、城市、當代藝術」的議題設定,也使「忠泰美術館」特別不同。李彥良強調,環繞三個議題,未來美術館策畫與經營模式,不論是徵件、邀請策展,或平行輸入優質國際展覽,均無設限。「我們要的是可以帶來價值。基金會、美術館要做一個平台,丟出議題。我們連結人與內容,扮演觸媒,進而產生新價值,帶來新觀點,累積新論述。最後,還能扮演智庫角色。」
美術館開館展「HOME 2025:想家計畫」(2016.10-2017.01)同為第六檔「明日博物館」,邀集阮慶岳、詹偉雄、謝宗哲三位建築與文化人共組策展團隊,以長達一年半的研究籌辦與大規模的參與單位,探索台灣城市未來居住型態。甫開展的第二檔展覽「不存在的地方」(2017.04-08)則聚焦當代藝術,邀請胡朝聖策畫,探討藝術家的心靈寓所。六國十一位參展藝術家名單排開,便見美術館龐大企圖。未來三年內,李彥良期待美術館可以把長期運作模式與關注議題確立,對外產生影響。至於企業或基金會的永久收藏,也將併入討論。「建設公司未曾有過系統性的藝術品收藏及主軸。雖然還須討論,我想我們未來一定會開始收藏,我希望收藏環繞前述三個議題,也要探討哪些收藏能夠持續體現、累積價值。」
基金會目前另一經營重點,則是位於萬華的第三個都市果核計畫「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緊鄰沒落傳統市場街區、草根庶民生活脈絡、長達九年經營權,面積相對侷促的市定古蹟,對基金會又是新挑戰。成長環境與市場緊密相關的李彥良,對傳統市場新生抱有期待。新富市場將「飲食教育」、「文化推廣」與「區域再生」作為核心關懷,將內部空間解構為講堂、咖啡廳、進駐辦公室、共同工作空間、展覽空間等混和功能小單元,舉辦扣合市場生活、飲食風土的活動,招募地方文史、都市文化及生活永續相關團隊進駐,顯示基金會在營運年限裡深耕、蔓延影響力的決心。「九年中我們要像變形蟲一樣不斷創新。......空間的限制是虛的。八九年後如果還只是窩在那個地方,表示我們失敗了。它最大的不同是要對區域產生改變的力量。」
以基金會為觸媒,帶動下一個時代的文化生產
基金會十年有成,諸多具計劃也不斷拋出實驗性思考,外界好奇對於母公司帶來何種軟性影響?李彥良表示,影響未必外顯,但漸漸感受到企業員工更願意接受新事物與挑戰。「建設營造業相對傳統封閉,但我覺得至少在同業企業文化裡,同仁更願意為美好事物投入辛苦過程。」李彥良以建案「明日博」的大型裝置《琉璃雲》為例,解釋這件以演算式排列355金屬三角面板而成的裝置,如何花費企業員工心力。「但大家願意接受挑戰,成為藝術系統的一份子,扮演專業執行者角色,也在過程中得到成就與樂趣。」
除了美術館及新富市場的持續深耕,忠泰基金會未來仍期待扮演觸媒角色,引領關注議題得到持續地蔓延、詮釋、創新、積累。「我們過往不斷在既定印象與事實裡找到新的價值。但這些東西我認為目前都做一半;找出價值後,怎麼運用,讓事情產生改變,仍需要努力。」李彥良表示,做為城市的開發者、空間的改造與建立者,有諸多議題探討,而最後產生實質的改變,則需要基金會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我們希望基金會在消化種種文化創作的可能性後,讓城市、建築、環境實踐,也成為文化性的產出。最終,我們仍要跟人與環境在一起。」
與藝術社群緊密相連,面對城市與未來思考,忠泰基金會的十年路,在台灣整體社會與藝文環境演變歷程別具指標性。以自身作為觸媒,帶動下個時代的文化生產,基金會的未來,預見諸多可能的開放指向。